跨介质航行力学实验室
CrossMedia FlightDynamics Laboratory
联系我们
联系人:袁老师
联系电话:029-88494486
029-89385009
电子邮箱:yuanxulong@nwpu.edu.cn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上网导航:百度‍   西北工业大学‍    163邮箱‍   考试酷‍   超算中心‍   飞书

搜索

修家谱

 二维码 14
发表时间:2023-12-11 15:56作者:袁绪龙来源:原创

08年前后,族里有个爷爷辈的老师袁传孝(在原寿县师范任教)退休后,孑然一生,关心家族事务,决心续修(三修)寿州袁氏族谱。联络了家族热心公益的父老乡亲,组成了家谱修订委员会。


离我最近的联络人是我的小学老师袁传军,也是我爷爷辈的。我姐和他家的大女儿是同学,我和他家二女儿是同学。袁老师联系到我,宣贯了续修家谱的事情,我十分赞同,认为这是公益事业,也捐赠了2000元,还到袁传孝爷爷家去拜访,就地打电话调查了我爷爷后辈的所有资料。


家谱很快就编修出版了,总共5卷。新谱遵照男女平等的原则,将袁姓女儿也录入族谱,介绍生卒年月和女婿姓名籍贯。随后家族热心人又发起捐资修葺了代表袁氏祖居地的袁家老坟,此地原是明代开国元勋沂国公袁洪之子袁容(永安公主驸马)的坟茔,与北京明代永安公主坟千里相望。我也捐赠了2000元支持。从修普序言上看到,这次修谱总共花费16万多元,感叹这些人真是热心公益,花少钱办大事。


再后来,又有人倡议修建袁氏祠堂,本来我也想捐款支持。但是后来听说,有两派争夺主导权,而导致纷争,一直没能定下方案。我还特地打听了一下,预算600万,涉及征地拆迁问题,还有建成后的维护问题。由于投资较大,依靠大家自发捐资是很难筹措这么多资金的。于是有人提议,谁捐的多,就在祠堂为谁家三代立牌位。此时,我已觉得有点变味儿了,也对修建祠堂的提议有点不赞同了。


现代社会,人们更加独立,虽然也对自己的祖上来源感兴趣,但是年轻人已经不太在乎了。修订家谱能够完成已是不容易。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,代数增长后,人员信息是爆炸性的增长,本轮修订已经有部分不热心族人,不愿意登记入谱。以后再次续修,估计就很难了。我想,以后如果要续修的话,也需要采用现代手段,每个家族分支负责各自的信息采集工作,通过互联网分工协作,共同维护方可。


家谱修订的积极意义在于,使后人知道自己的祖上来源,族中正能量的人物故事,激励晚辈奋发图强,光宗耀祖。这是民间的自发行为,也是一种历史文化,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。但是现代社会环境下,再修建祠堂已经没有多大意义。原有的祠堂,说明该族人比较团结,凝聚力较强。没有祠堂的,政府也不提倡新建,尤其是按照捐资多少供奉自家牌位这样的事情更不值得提倡。因此再修祠堂的事情也不再有下文,我也不怎么关心了。


最近,我倒是发现有个族谱网,可以在里面记录自己的电子家谱。我正在逐步录入已经修订的家谱的部分内容。也打算定期维护我爷爷分支下的家族信息,给后辈留个可以查询的资料吧。

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